为落实校园全封闭管理要求,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,按照“缩小活动范围、减少时空交集”的校园网格化疫情防控原则,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3月21日开始实施防疫期间校园网格化防控管理,经过十多天的不断调整和完善,通过建立制度、规范管理、细化流程,做细做实校园网格化防控工作,织紧织牢校园疫情防控网。
围绕“三个群体”,精准划定小网格
划定校园“大网格”后,精准划定“小网格”是校园实现网格化防控的关键。“小网格”针对的是人员管理,主要包括学生、教职工、后勤保障人员三个群体。围绕这三个群体精准划定活动场所,其中学生在“小网格”内,以寝室为活动单元,按楼宇、楼层、寝室三个层次搭建管理与运行体系,坚持楼宇、楼层人员不交叉,开展教学运行和文体活动群体,不出现时空交集,食堂就餐和浴室洗浴等校园生活,错峰限流进行;学管人员、辅导员下沉一线进“网格”,进行周密的组织管理不交叉,确保网格化防控措施具体落实;后勤物业安保人员按照工作职责和岗位性质,单独建“网格”,划定相对独立的生活区域和活动范围,减少时空交集,减小风险点。
明确“三个固定”,保证轨迹可追溯
在校园网格化防控工作中明确要求,做到固定生活群体、固定活动场所、固定行动轨迹。在保证学生、教职工、后勤保障人员三类人群“小网格”群体固定的基础上,教职工以学生管理为中心,学生以寝室为活动单元,以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场所为固定坐标,点线相连划定固定行动轨迹;后勤服务人员以学生服务为中心,以生活区域和工作岗位为固定场所,以点划线固定行动轨迹。通过明确“三个固定”,保证准确掌握校园师生员工行程轨迹,做到随时可逆可追溯。
制定管理制度,保障运行有章法
按照“小网格”内校园防疫要求和学生学习生活规律,制定网格化防控管理制度、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,周密组织学生校园活动,如实行洗浴预约制度,进出宿舍楼审批和登记制度等,用制度保障运行,重新构建学校教育教学和校园活动秩序。
助力核酸检测,健康监测减压力
实行校园全封闭管理期间,发生疫情防控突发事件的最主要场景就是核酸检测结果异常,如何精准快速找到检测结果异常人员,最大限度缩小异常人员范围,是十分重要的课题。学校按学生寝室为单位,安排学生分时、分段进行校内核酸检测采样,在学管人员和辅导员周密组织管理下,由寝室长引领有序排队,不聚集,不聊天,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线的距离,严格控制寝室交叉范围,保证单管采样群体不超过3个寝室,确保一旦出现检测结果异常,能以最快速度精准地将疑似人员控制在最小范围,既可以更好地落实“三早”要求,又能有效减轻校内健康监测场所资源有限的压力。
“斗争长才干、实践出真知”!经过十多天不断完善,校园封闭期间有效的学生网格化防控工作,能够逐渐做到科学精准,真正提升疫情防控管理效度,确保教学运行有秩序、学生生活有保障、疫情防控有章法、应急反应有时效,能够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安全、稳定、和谐的校园环境。